元上都城遗址

元上都城遗址
在内蒙古正蓝旗五一牧吵内,闪电河(滦河上游)北岸的冲积平地上。
都城初建于元宪宗六年(1256年),名开平府,后改为上都,又名上京或滦京。
城垣平面呈方形,每面长2.200米,合于史书“外城方十里”的记载。
城市布局具有中原传统风格,有宫城、皇城和外城三重。
宫城墙用砖包镶,四角有楼,内有大明殿、鸿禧殿、奎章阁、大安阁等殿阁亭榭。
皇城环卫宫城四周,城墙用石块包镶,道路整齐,井然有序,为官署府邸所在地区。
外城墙全用土筑,在皇城西北面,为苑囿、寺观、作坊所在地区。
城外东、南、西三处关厢地带,为市肆、民居及仓禀所在。
城于明永乐初年荒废,城垣及建筑台基依然残留地表,蒙古语称此城为“兆奈曼苏默”,为一百另八座庙的意思,就是依据城址中建筑台基众多而讹传的。
城址文物对研究元代历史有重要价值。
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 работу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